目前分類:謝岳穎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整理舊男八工場,包含搬運、清掃及製作材料架和訂木櫃等工作。(這是主要工作)
2.套筒試片送水刀切割,發現水刀在切割心材為蜂巢板之三明治材料效果不甚理想,
   切割面呈現鋸齒狀(並非水刀力量不足,因為在場看到水刀可以切超過50mm的實心
  碳纖)。
3.局部補強實驗完成,待數據整理及實驗報告
4.敦親睦鄰大作戰 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

PS:
今天第一次寫簽陳,是有關於向學校陳述我們接收華航報廢烤箱一事,雖然有下載範例,
但在一開使連目的都不甚清楚的時候,真的完全不知從何下手。之後詢問學姐之後才對公
文這方面的格式有第一層的了解(「簽」是下對上 稟報事情用的,而「 函」則是部門對部
門的告知方式),之後又在系辦郭小姐的協助下總算完成這個工作,算是個難得的經驗。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上星期學習到車床加工的基本方法之後,這禮拜便和嘉霈實際製作試片用的
套筒和真空吸頭的底座,共完成兩組套筒和兩個底座,還差兩組套筒預計在這星
期六完成。而過程中還是不免遇到一些大大小小加工上的問題,在詢問師父之後
,都得到了解決的方法,稍作整理如下:

1.內孔直徑過小(25mm),欲使用內孔車刀但卻無法垂直的將刀尖的部分放在由
   中心鑽鑽出的孔洞中 (刀背部分會撞到工件內孔的另一端),該如何處理?
Ans:
   先以鑽頭將孔半徑鑽大,如此內孔車刀就可以有更大的操作空間,如果空間還
   是不足,則可以將刀具稍微固定成由工件軸心向外傾斜的方向,這樣刀背部分就不
   會撞到工件了。

2.如何粗略的車出與成品斜角相同斜度的斜角?
Ans:
   將適當的刀具固定在刀座上(此時刀座先不固定),再將成品的軸心大約對準工件
   軸心的位置放置在工件之後,此時便可以直接將刀刃和成品的斜角作疊合,之後
   在固定刀座即可約略複製出這個斜度。

3.在進行車斷刀的相關加工時,發出一種尖銳而不尋常的聲音,為什麼?怎麼改善?
Ans:
   可能是刀刃不利了,需要磨刀;但還有一個更大的可能就是刀刃端夾太長而造成
   震動所產生的。(這點真的差很多,驚!)。

4.有時欲車的內孔如果半徑並不大時,其實可以考慮直接用鑽頭或搪孔刀(目前未用
   過),可節省相當多的時間,工件表面的情況也較好。

結論:
在學習車床加工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跟理想狀況的有出入的地方,此時細心就變
得相對重要了,所謂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真的是在這裡完全的被反映出來。而有時
遇到加工上的困難,可以自己動動腦思考解決的方法我覺是其中的一大樂趣,再不然
詢問師傅也可以漸漸累積自己的經驗,以後有機會在遇到相同的加工時,希望可以直
接在三視圖上寫出完整的製程規劃 !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繪製套筒及真空吸頭的CATIA圖檔並轉成三視圖,且僅標視加工時所需要的尺寸。
   (SOP方面因為未修過工場實習,車床相關經驗不足,所以無法一併寫出來,是由
  學長直接指導操作)

2.到實習工廠學習製做真空吸頭,其中學到以下較需要注意的地方:
  (1)進刀量不可過多,進刀速度也必須維持一定速度,如果鋁的切屑變為白色,表示
       速度過快。
  (2)在用切斷刀切斷胚料時要注意必須同時稍微往軸向車出一個比刀厚略大的寬度,
       以免在胚料外層溫度下降後,會有夾刀的現象而照成刀具斷裂。
  (3)工件溫度過高時,較易造成排屑不良而纏在轉軸上的現象,塗上太古油(?)可以稍
       微改善這種情況。
  (4)工件徑向半徑欲較細的地方應最後加工,否則工件會產生晃動。
  (5)在切削時應將刀片的厚度(切斷刀約3mm)一併列入計算。
  (6)鑽孔時,進刀速度要放到最慢,並注意在發現切屑無法排出時,就要退刀上潤滑油。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套筒局部補強實驗試片製作失敗,經過檢討後列出以下原因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1.          製程規劃未建立電子檔,且沒有給予參與製作的人每人一份製程。

2.          製程規劃不夠嚴謹:
(1)
規劃的試片過大,不僅浪費材料,也使真空膠帶必須貼在更外圍,導致再開熱壓爐時會將真空膠帶一併黏起。
(2)
填膠比例不當,蜂巢表面明顯隆起不平。AV 138操作時間30min200C/8hr硬化,1000C/10min硬化,這次烤箱溫度到50度左右,拿出來約半小時就硬化了,往後上膠烤用吹風機幫助硬化,避免膠料流動,再靜置8hr到完全硬化。

3.          材料特性的不熟悉:
以往我們使用的蜂巢板只須在周邊作適當的預留,抽真空後並不會影響到實際試片的品質,但這次使用的蜂巢卻在同樣的製程下整個變形。因此如欲再使用此種蜂巢,則必須在抽真空時四周墊矽膠塊。

4.        以氣槍將膠噴入管壁的效果並不理想,可考慮以抽氣的方式將膠抽入。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和泰紳上網搜尋可以對三明治板切圓的器具,方向主要放在圓穴鋸和切圓器。
   並直接到特力屋採買,在還不知道所需圓的孔徑大小之下(圓穴鋸只能切一種孔徑),
   選了一個切割金屬用的切圓器。實際效果還必須試切過後才能知道。
2.開始閱讀局部補強相關書籍及智凱論文中的篇章,和泰紳負責局部補強的實驗規劃
   及實際製作時鑽孔定位的解決方法。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最後一組L-JOINT的R角磨平
2.L-JOINT配合上下夾具的鑽孔定位,有鑑於上次直接使用電鑽的不良效果,這次改用洗床以端洗刀來洗,
   並在三明治板下方墊一塊木板,以防在鑽的過程中下層碳纖與蜂巢板脫層。這次是第一次使用工廠的機器,
   在其廣講解部驟之後,還算可以上手。成果感覺有達到理想,時間上也與之前方式相差不遠,下次可以多多
   使用此種方式鑽孔定位。
3.到固力聯合實驗室預約MTS-810做隔日的L-JOINT實驗。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1
材料架規格設計,總共有14捆材料,原本打算將材料全部上架,但在考慮空間及材料不足的情況下,
改做成一個可掛八捆材料的架子,用來放置常用的複材,其餘則堆於架子中間的空間。
1/22
1.   和顥庭與維德學長去三陽技術研發中心,因為問題大部份與模具部有關又過於深入,加上我事先沒
有預習要問的題目,因此在詢問當下我感覺無法進入狀況,只在旁邊聽學長和莊經理等幾位公司
幹部討論,得知最後的結果是我們只要給他們母模的圖檔,其餘部份由他們處理即可,但最後鋁製
模具的表面處理須由我們自己加工。
2.      材料架完工,有充分達到空間的感覺!
1/25
1.   L-JOINT第一次製作失敗,原因在於填入的心材補強物錯誤,填成作為膠殼用的膠,而該膠在未完全
    硬化前加熱會大幅膨漲,在碳纖表面可以看到明顯隆起。
2.   和顥庭與維德學長去中華航空,學長洽談華航贊助我們烤箱的事宜,並且討論烤箱運輸的動線,預計
    在隔天將烤箱運往維修公司做零件更換。我們在華航的複材工廠內所擺置的三明治結構上找到他們對
    於心材包覆的方法:在三明治結構邊緣,碳纖比蜂巢板多出約0.5mm,此部份應是預先貼上高密度的
    泡綿。這對於之前瑞裕學長在討論心材包覆的問題,也許可以當作參考,因此維德學長有拍照保存。
    此外,還看到他們有許多種不同種類的蜂巢板,其中包括之前曾經討論過的”OX CORE”是較吸引我
    們目光的部份。
1/26
再一次製作L-JOINT試片,這次稍為改變了試片接合的方法,其中一組試片改以在90度的內側碳纖維直接切
斷,再以玻璃沙製作R角補強,以解決先前試片90度的地方碳纖無法完全緊貼蜂巢板的問題。


PS:工作日誌總是常常忘記上來寫,拖到現在才PO.....這點我必須改進@@。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報完後,作組內讀書心得報告,我閱讀的結果歸納如下:

閱讀《Failure Modes and Load Transfer in Sandwich T-Joints》的Paper。歸納六種T-Joint破壞模式,  得到以下我們在做T-Joint時的相關資訊:
   (1) 
attachment lap有效增加最大荷重且分散荷重。

   (2)  bolt的使用並無法發揮預期的補強作用。

   (3)  Alumium U-channel可明顯增加flangeweb間的接合強度。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瑞裕學長要桓毓和我設計新的四點彎曲實驗,
目的是要在預計會被剪斷的區域預先切斷後以發泡膠補強,
關察試片是否會在已切斷處發生剪力破壞,已確定發泡膠強度是否足夠。
我們打算要再這個區域內預先切割兩次,也就是左右各會有兩段以發泡膠補強,
因此必須重新設計試片規格,讓試片仍在最先發生剪力破壞的情況下,
盡量加長這個會發生剪力破壞的區域。

學長給了我們四點彎曲實驗的相關公式,在確認該改變哪些條件之後,
將試片的規格計算了出來,到工廠做這些試片。
因為今天剛好是我的生日,所以臨走前在場的人幫我唱了生日快樂歌,感謝大家!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上午聽風力發電的新知分享,下午聽東京車展的報告,獲得很多令我驚訝的新知識和構想,同樣的也感受到老師和學長們所提出問題的重要性。
2.有關T-joint的資料閱讀,整理組內報告的內容。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10/30為月報,聽各部長及產品負責人報告,因時間不足所以將我原本的組內報告改到11/01報告。
2. 11/01向晨宇報告climbing peel testing的實驗結果。
3.繼續閱讀有關T-joints的論文。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聽汽車完整設計製作流程的報告及學姊講解如何使圖書館的電子資源。
2.看Discovery有關未來車設計的影片(分為4集.今天看完第1集)。
3.向瑞裕學長請教報告數據整理結果的一些非預期的現象,已得到合理的解釋方法。
4.climbing peel test報告完成,製作組內報告的paper。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climbing drum的報告數據及圖表整理完成,但在結論部份仍有專有名詞不太熟悉,還需詢問瑞裕學長,以完成 報告。
2.上網搜尋有關電動車的團體,找到的資料大部份是中國大陸的公司、團體,約15筆。

ia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