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晚上在734由各處處長報告電動車在各個技術的缺點,基本上是說:
結構研發處:
為了提高能量密度,除了試著提高輸出效率之外
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減輕重量。
為了減輕重量,目前複合材料是最好的選擇,
剛性跟強度也都較目前金屬材料好,
只是製造緩慢且材料價格過高。


底盤研發處:

配合車輛定位與馬達個數會大大地影響到我們的底盤設計
懸吊跟煞車動力輔助來源都跟汽油引擎車不同
因此在這方面也必須要做全新的設計,
且要跟機電動力處密切配合


機電動力處:

馬達的效率比引擎好很多,動力曲線也較符合車子的需求
缺點是造價過高。而重點還是在電池系統,
能量密度太~~~~低!!
所以老師說:千錯萬錯都是熊的錯!!
似乎相當中肯!!!!!


流體動力處:
讓我了解到尾翼跟擾流板的不同。
為了提升我們這台電動車的效率,
除了前面在機電跟結構上需要特殊設計
外型也是不可忽視的!!


控制電路介面處:
在這台車上的電子設備較一般的車子多許多
在電力線上跟EMI的處理也格外重要
特別是我們的車身不是一般的金屬
會降低屏蔽效果,需要特別注意!!



11/24
今天早上在工廠聽完報告後,去144整理之前學長留下來的資料
與振芫舜討論一下人力分配與進度規劃。
中午迅速吃完便當就跟聚儒和學姐去光華處理問題主機板
與採買電腦零件。回來繼續整理資料。
稍微計算一下人的手部力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gy02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